今天是:
知识百科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行业资讯 - 知识百科

鼠类百科

来源:万山灭鼠 发布时间:2012-09-12 点击次数:245 【字体:    

  

  鼠的种类:常见鼠种啮齿目,分家栖类和野栖类,常见种有褐家鼠、黄胸鼠、小家鼠等;鼠类危害传播疾病,现已知能传播如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、...

褐家鼠:属啮齿目鼠科,也称大家鼠、沟鼠、挪威鼠等。褐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,体长150~250毫米,体重220~280

克。尾明显短于体长,尾毛稀疏,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。耳短而厚,向前翻不到眼睛。后足长35-45mm。雌鼠乳头6对。该鼠毛色有变,与其年龄、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,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。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,毛基深色,毛尖深棕色。头部和背中央毛色较深,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。体侧毛颜色略浅,腹毛灰白色,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。 

  黄胸鼠:是鼠科中体型较大的鼠,体型与褐家鼠相似,体躯细长,尾比褐家鼠的细而长,超过体长。体长130~150mm,体重75~200g,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。耳长而薄,向前拉能盖住眼部。后足细长,长于30mm。按湖南洞庭湖区1982~1998年捕获的标本统计, 黄胸鼠平均体重为86.7g(16~251g),平均体长为142.9mm(78~213mm),平均尾长为157.6mm(80~222mm) (张美文等,2000)。雌性乳头5对,胸部2对,腹部3对。体背棕褐色,并杂有黑色,毛基深灰色。前足背中央有一明显的暗灰褐色斑,是鉴别黄胸鼠,特别是在南方与黄胸鼠相区别的重要形态特征。尾部鳞片发达,呈环状,细毛较长。头骨比褐家鼠的较小,吻部较短,门齿孔较大,鼻骨较长,眶上嵴发达。第一上臼齿齿冠前缘有一条带状的隆起,臼齿咀嚼面有三横嵴,上臼齿和第三上臼齿咀嚼面第一列横嵴退化,仅余一个内侧齿突,第二和三横嵴在第二上臼齿沿明显,第三上臼齿则已愈合,呈“C”形。

  小家鼠:为鼠科中的小型鼠,体长60~90毫米,体重7~20克,尾与体长相当或略短于体长。头较小,吻短,耳圆形,明显地露出毛被外。上门齿后缘有一极显著的月形缺刻,为其主要特征。毛色随季节与栖息环境而异。体背呈现灰色、灰褐色或暗褐色,毛基部黑色。腹面毛、灰白色或灰黄色。尾两色,背面为黑褐色,腹面为沙黄色。四足的背面呈暗色或污白色。

 

鼠类的危害:

1、对林业的危害:森林鼠害主要表现为危害人造幼林,全国66.7万公顷人工林受到严重危害,不少林区株受害率达80%,死亡率达20%以上。

2、对畜牧业的危害:鼠类对畜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。据报道,一般每667平方米有鼠洞176~229个,草原破坏率达40%~60%,牧草损失50%~70%。同时,鼠类咬死咬伤家畜家禽的事例屡见不鲜。

3、对食品行业、工业等方面的危害:鼠类凭借锐利坚硬的牙齿,无所不咬,软的如纸张、衣物等,硬的如建筑材料、地下电缆、电线等,都是啃咬的对象。因此,对食品行业、工业建设、铁路、交通、邮电等方面的破坏更为严重。

4、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危害:经常活动于室内的鼠类,如褐家鼠、黄胸鼠、小家鼠,由于盗食与啮咬活动,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。

5、鼠疫,是历史上最可怕的瘟疫。



上一页:蚊类百科下一页:蝇虫百科